各相关学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交流和展示
我市教育工作者学陶师陶研陶成果,进一步推进我市群众性学陶师陶研陶工作,提高我市研究和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
校高质量发展,现依据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苏陶研〔2024〕7号文将南京市参评江苏省第十六届“行知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要求通知如下:
一、论文选题范围
1.学习和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校发展。
2.学习陶行知崇高精神和高尚人格,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
3.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十四五”陶研专项课题和省市陶行知研究会课题研究报告。
4.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探索当前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德育改革、学校管理改革和实施“双减”政策的热点、难点问题。
5.学习《走近陶行知·学生读本》和《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的心得体会。
撰写论文应突出以下几点:一是要充分体现“陶味”,充分体现陶行知“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生活教育”“民主教育”“创造教育”“爱满天
下”等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二是要指向教育教学实践,联系自己工作实际,突出应用性研究;三是要有新颖的观点,有自己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具
有科学性、创造性、时代性。
二、参评对象
凡为省陶会会员或为省行知实验学校的均可参加。每位个人会员限报送1篇;会员单位或省行知实验学校,最多可推荐10篇;是会员单位且为省行知
实验学校的,最多可推荐20篇。会员单位和实验学校须严格按照规定额度申报。
非会员如需申报参评,须在5月20日前办理入会手续,成为会员后方可申报。具体入会程序、要求详见附件一。
三、参评条件
1.论文形式包括研究综述、专题调查报告、实验报告、个案研究、叙事研究、教育随笔、教育活动案例分析等均可。
2.论文篇幅在3000—5000字左右。论文标题用宋体3号加粗居中;正文前要有“摘要”(200字以内,楷体)和“关键词”(3—5个,中间加“;”号);正文一级标题小四号黑体,二级标题小四号楷体加粗,正文小四号宋体,行距固定值20磅;文中注释统一用脚注,文后附参考文献,注释和参考文献要写明作者(主编、译者)、篇名(书名)、报刊名称及日期或期次(出版社及出版年份)、页码等项内容,参考文献和注释用五号楷体。
3.已公开发表的论文或在省级以上评选中获奖的论文不在参评之列。
4.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将对参评文章进行学术不端查重检测。按照南京市职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南京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同一人同一年度参加同一部门的征文评选,只能有一篇文章获奖,以最高等次为算。
5.省“行知杯”初评获奖论文推荐参加当年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论文评审。按照南京市教育局教育学术委员会的相关规定,同一人同一年
度参加同一部门的征文评选,只能有一篇文章获奖,以最高等次为准。
6.网报流程将于6月5日前公布。单位会员或省行知实验学校须下载附件二,汇总后发送至邮箱njstyh2020@163.com。
四、评选办法
1.本次征文评选不收取参评费。
2.“行知杯”论文评选工作在省陶研会统一组织下进行,参评论文由我市陶研会组织初评,并最终由省陶研会评审委员会复评和终评,分设一、二、三
等奖和特等奖。
3.获奖论文将由省陶会发文公布评选结果,并颁发获奖证书。
4.本次评选设立优秀组织奖,凡积极组织发动本区、本校教师参与的单位均可参加优秀组织奖评选。
五、论文提交及联系方式
1.我市参评论文必须登录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网站(http://www.njjks.cn)参加论文网报。网报时间为2024年6月7日10:00至6月16日16:00。
2.联系人:祁老师025—82212022
南京市第十六届“行知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操作指导.doc